[广西新闻网]不吃甜食多吃苦瓜芹菜?这些误区糖友要注意
2015年11月14日是第九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与糖尿病”。在“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中,饮食疗法是其中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受到众多糖友的关注。为此,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内分泌科副主任王振刚医师应邀做客广西新闻网健康访谈节目,在线与网友们分享饮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饮食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很多朋友认为肥胖的人容易得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病,真是这么回事吗?王振刚介绍,患上糖尿病,饮食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但不是致病的唯一因素。疾病大多都不是只有单一的发病因素,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发糖尿病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逆的,一类是可逆的。
不可逆的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家族史和既往病相关病史,如妊娠糖尿病史或分娩巨大胎儿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史。40岁以后是糖尿病发病率相对比较高的阶段,因此达到40岁后就要注意进行血糖的监测。此外种族也是不可逆因素之一,如太平洋岛国的原住民,他们的发病率较高,但美国的调查表明,相对于原住民,亚裔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提示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第三个不可逆因素是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有糖尿病病史的话,后代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如现在很多年轻的孕妇才20多岁就被筛查发现血糖高,甚至达到了显性糖尿病,原因可能就是父母或单方有糖尿病。此外,如果女性妊娠期间有过妊娠糖尿病,或者分娩过巨大胎儿,这些有女性以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是较高的。还有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体的宫内发育得不太好,或者是早产儿,那么他在胚胎时期的胰腺发育不够完善,如果成年后经常高热饮食,大吃大喝,甚至伴有肥胖,那么他成年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是增加的。
另一类引发糖尿病的因素是可变的,这类因素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谢谢可以逆转。首先是肥胖或超重,肥胖易诱发糖尿病,但肥胖是可以逆转的。如果体重或腹围超标的人就要重视了,我们衡量肥胖与否一般采用体质指数或腰围。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正常值是18.5-23.9,≥24为超重,≥28就是肥胖;而腹型肥胖者,即有“将军肚”的人,这类人群患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正常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是腹型肥胖。其他因互包括曾患有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或合并空腹血糖受损)、代谢综合征、高热量饮食及少运动的生活方式、使用一些导致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利尿剂等。其中,有糖尿病前期病史最为重要,这类人群每年有1.5%-10%向糖尿病转化,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糖尿病患者能吃甜食吗?
一些朋友从字面上理解,认为糖尿病是体内糖过多,患了糖尿病之后就不能吃甜食了。对此,王振刚表示,糖尿病跟吃一定是有关系,但不能吃甜的东西是一个误区。因为甜味只是我们味觉对食物的反应,并不是甜的东西含糖量都高。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其中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蔗糖、麦芽糖等属于双糖;淀粉是多糖。糖尿病患者不适合摄入太多的单糖或者是双糖,但是少量的摄入还是可以的,要注意均衡。糖尿病患者如果实在想吃偏甜的东西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代糖,比如阿斯巴甜,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以上,只要尝一点点就非常甜了,实在难受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但要尽量减少单糖或者双糖食品,如果糖、白砂糖之类的摄入。
苦瓜、南瓜、芹菜等市面上的降糖食物值得追捧吗?
理论上讲,任何食物均含有不同程度热卡,进食后导致血糖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不同的食物升糖指数不同,引起的血糖升高程度不同。所谓升糖指数是指食物吃进体内以后两小时血糖上升的程度越高,说明升糖指数越高,比如主食,特别是面食。这样有些病友就产生这么个误区,认为不吃主食,单吃苦瓜、芹菜等降糖。这实际上是对饮食治疗的误区。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核心是定时定量、营养均衡以及兼顾并发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是我们摄取能量的主要营养物质。糖类,即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的主食,糖友首先要保证全天主食的摄入占全天热卡的50-60%,所以主食肯定是要吃的,但要注意搭配。比如馒头和稀饭升糖指数特别高,那就不能一起吃。
除了不吃主食的饮食误区,王振刚还遇到追捧苦瓜和芹菜汁的糖友,认为多吃这些可以降糖,他表示一味追捧这类食物,也违反了营养均衡的原则。芹菜、苦瓜等是含有苦瓜素、生物碱、多肽降糖成分,但是含量比较微少,需大量食用才有降糖的作用,达不到显著的降糖效果,无法替代药物,没必要追捧。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王振刚副主任在如何预防糖尿病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熬夜、饮酒和高脂饮食、不贪吃肥腻食物,控制饮用含糖饮料。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早期筛查,避免高危因素,如因年龄、遗传和既往病史等不可改变的高危人群,需要注重控制体重,经常运动。
其次要适当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
第三,要避免使用一些影响血糖血脂代谢的药物,比如利尿剂等
第四,要定期监测血糖。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如血糖正常,至少3年以后要再次复查,如果血糖升高了就要引起重视或早期药物干预治疗。
最后,可配合中医药膳或食疗。
相关链接: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http://zhibo.gxnews.com.cn/spages/828.shtml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