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资源共享平台 - 钟江工作室

您的位置: 钟江工作室 工作室资源共享平台详细

斑秃

发布时间:2024-09-13 17:45:56 来源:系统

斑秃经验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的斑片状脱发,经过缓慢,有复发倾向。中医称为“油风”。俗称“鬼舔头”、“鬼剃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青年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上以头发突然片状脱落、病变处头皮正常、无自觉症状为特点;部分患者表现为头发全部脱落,甚至累积眉毛、睫毛,形成“全秃”,更严重者全身毛发脱落,形成“普秃”。轻症者可自愈,约半数患者反复发作,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斑秃严重影响人的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治疗困难、常易复发。

对于斑秃的病名及症状,中医古代文献早有记载,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就已提出“鬼舐头”。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首次提出了“油风”的病名,认为“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记载“成片脱落,皮红光亮,痒如虫行,俗名鬼剃头”。

中医对斑秃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从肝肾不足论治者,早在《内经》中便有肾与毛发之间关系的论述,如“肾气实,发长齿更;肾气衰,发堕齿槁”“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素问》云“肾者主蛰……精之处也其华在发”。《难经》云“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于骨髓……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皆强调了先天之本肾与毛发之间的密切关系。

有从气血论治者,《诸病源候论》:“血盛则荣于头发, 故须发美;若气血衰弱,经络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脱落”。《脾胃论》: “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 ……此阳气衰落,不能生发……或皮毛枯槁,发脱落”,李东垣认为胃气虚无以化生气血滋养毛发而致发落。《外科证治全书》提出“油风……夫发为血之余,肾主发,脾主血,发落宜补脾肾,故妇人产后,脾肾大虚多患之”,指出治疗上宜补脾肾两脏以补血养发。

有从血瘀论者,《医宗金鉴》提出油风诊治要诀“油风毛发干焦脱……养真海艾砭血痊”。《医林改错》:“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清代王清任首次提出瘀血内阻是致使脱发的病因。《血证论》 :“凡系离经之血……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阐述了发落与血液瘀滞之间的关系。

有从风邪论者,分为内风及外风;《冯氏锦囊秘录》:“发乃血之余,焦枯者血不足也,忽然脱落,头皮作痒,须眉并落者,乃血热生风,风木摇动之象也”,提出血热生风、肝风内动是引起发枯落的重要病因,此为内风也。《医宗金鉴》中写到“毛孔开张,邪风乘虚而 入,以致风盛燥血,不能荣养毛发”,指出外感风邪致病的原理,此为外风也。《诸病源候论》:“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 故谓之鬼舐头。”指出外感风邪加上本虚致使头发片状脱落。

历代医家对斑秃病因的观点各有侧重,但总体以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为主;与气血虚弱、血热生风、肝郁血瘀等因素相关。治疗上,首先需掌握总的治疗原则:以凉血熄风、疏肝解郁、补益肝肾、活血祛瘀、健脾养血生发为主。实证者以清以通为主,血热清之则血循其经,血瘀祛之则新血易生;虚证者则以补以摄为要,补可填虚,摄可密精,精血得补更能助益毛发的生长。

其中虚证者,若以肝肾不足为主,患者常病程日久,平素头发枯黄,头发呈大片均匀脱落,甚或发生普秃,或有家族史。常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目眩、遗精、失眠多梦、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或苔剥,脉细或沉细,可予七宝美髯丹加减,以滋补肝肾、填精生发;若以气血亏虚为主,患者常为病后、产后或久病者,脱发呈渐进性,范围由小而大,数目由少而多,头皮光亮松软,唇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心悸、嗜睡或失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可予人参养荣汤加减,以健脾益气、养血生发。

实证者,若以血热生风为主,患者突然脱发成片,偶有头皮瘙痒,或伴头部烘热、心烦易怒、急躁不安,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可予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以凉血熄风、养阴护发;若以气滞血瘀为主,则患者脱发前常有头痛、头皮刺痛或胸胁疼痛,脱发呈斑片状,甚者全秃。舌紫暗或有瘀斑,苔少,脉弦或沉涩,可予通窍活血汤加减以通窍活血、祛瘀生发。

除虚实外,尚有虚实夹杂之情,其中肝郁脾虚者,多见于中青年,发病前有情绪紧张或压力增大的表现,斑秃的发病部位多位于头部两侧,多梦,记忆力减退,二便正常,纳眠稍差,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可予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健脾、调养气血;若以气虚血瘀为主,患者发病多无明显诱因,或突然发病或病程较长,局部或大面积头发脱落,伴有头昏、神疲乏力,眠差,面色欠润,舌淡红,苔薄白,舌底脉络瘀曲粗大,脉细涩,可予八珍汤、归脾汤加减以益气活血、祛瘀生发;若以血虚风燥为主,患者头发呈斑块状脱落,并呈渐进性加重,范围由小而大,毛发稀疏枯槁,触摸易脱;伴有头皮瘙痒,皮屑增多,或伴有头部烘热,面色淡白,口咽干燥;舌质淡,舌苔薄,脉弦或细,可予神应养真丹加减,以养血祛风、补肾生发

钟江教授认为,对斑秃的辨证论治:关键在于对病机的判断,多从肝肾、气血论治,调整机体的内环境,注重整体观念,关注先、后天因素在斑秃发病中的不同作用。通过辨病辨证临证选方用药。斑秃虽发于体表,但与体内脏腑密切相关,根据《外科理例》之“治外必本诸内,治内亦即治外”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斑秃的辩证要点在于分清虚实,疾病初期多为实证,或为虚实夹杂,当以泻实为主,根据兼症辅以祛风、清热、活血等治法;恢复期需注意顾护正气,加用补虚扶正之品。在治疗中,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补益肝肾、补益气血思路贯穿疾病治疗全程。临床上多采用内服、外搽、针灸等进行综合治疗。用药时注意阴阳平衡,切勿过寒过热,防止闭门留寇或损伤正气。

对于重症斑秃及复发性斑秃,由于其症状严重,经久不愈,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给患者的生活及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钟江教授认为其主要病因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在临证时辨证属肝肾不足者,多以七宝美髯汤治疗,根据患者的兼证酌情加减;辨证属气血亏虚者,钟老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归芪养血生发汤治之;方由当归10g,黄芪 30g,人参 9g,茯苓 20g,炒白术 12g,灵芝 6g,山药 20g,菟丝子 15g,制首乌 10g,炙甘草 6g组成。方中以当归、黄芪为君药,取其益气养血和血,气血双补之效,使气血旺则毛发得以生长;人参、灵芝、茯苓、白术为臣,健脾胃、益气血、渗脾湿、养心安神,增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以菟丝子、山药、制首乌为佐,菟丝子补肾益精以壮水,山药健脾、固肾、 益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以养发、乌须发;甘草为使,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养血生发的功效。怕冷明显者,酌加巴戟天、制附片、肉桂以温肾助阳;经行腹痛,加鸡血藤活血补血以调经止痛;腹胀、口苦:加陈皮、柴胡加强健脾疏肝理气之功。以此方随证加减治疗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证为主的重症斑秃、全秃、普秃效果颇佳。治疗期间应当少吃甜食及生冷、辛辣刺激之品,避免精神紧张,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中医治疗斑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随证加减,内外合治,标本兼顾; 针对患者个体体质差异进行治疗,可减少长期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并且中医药在巩固疗效、防止斑秃复发方面更具优势。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斑秃
返回手机版
医院导航 就医须知 预约挂号 查询缴费 健康体检 官方微信
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 医院微信订阅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纪检举报 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