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1
验案1
患儿,男,7岁。初诊日期:2023年8月10日。
【主诉】面部红斑、脓疱3天。
【现病史】患儿家长代诉颜面部起红斑、脓疱伴痒痛3天,发热、烦躁夜睡不宁,遂来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特殊病史。
【四诊摘要】面部脓水疮密集、色黄、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部分已破溃露出潮红色的糜烂面,部分脓液下沉集于疱底呈半月状。发热、口干,烦躁夜睡不宁,纳可,便干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黄水疮(暑湿热蕴证)
【西医诊断】脓疱疮
【治法】清署热,解毒利湿
【处方】金银花12g 紫花地丁6g 蒲公英6g 野菊花6g
连翘6g 黄芩6g 薄荷 6 g 泽泻6g
天花粉10g 赤芍6 g 牡丹皮6 g 甘草6g
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内服。
黄连15g 黄柏15g 苦参15g 菊花15g
蒲公英15g 功劳木15g
3剂,水煎外用湿敷,一天两次
二诊:2023年8月13日。药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面部无新发脓疱,原脓疱分泌明显减少并开始结痂,精神好转、夜睡较前安宁,无口干,纳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金银花 12 g 野菊花6g 黄芩6 g 连翘6 g
薄荷 6 g 泽泻6g 茯苓8g 玄参10g
生地黄6 g 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内服。
后痊愈,随访未复发。
【按语】脓疱疮是一种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发生丘疹、水疱或脓疱,易破溃而结成脓痂。系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古代文献又称“黄水疮”、“滴脓疮”、“天疱疮”等。好发于儿童,可发于任何部位,但多以面部等暴露部位为主。
中医古籍中记载,《外科正宗·黄水疮第一百十七》:“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粟,破流脂水,顷刻延开,多生痛痒。”发病常与气候有关,多发于暑季。感受暑湿热毒,以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而成。《外科大成·天疱疮》云:“天疱疮者,初起白色燎浆水疱,小如芡实,大如棋子,延及遍身,疼痛难忍,由肺受暑热,秽气伏结而成。”小儿肌体娇嫩,腠理不固,汗多湿重,更易感邪,且可相互传染。《外科启玄·卷八·黄水疮》说:“黄水疮,一名滴脓疮,疮水到处即成疮。”
本例患儿起病急,为夏季暑湿热邪熏蒸,蕴结于肌肤,故见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 伤津耗液,则发热、口渴、大便干、尿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暑湿热蕴之象。初诊中采用清暑汤或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祛湿之效。药用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均有清热解毒之效,配合使用,其解毒之力尤强,并能凉血散结以消肿痛; 黄芩清上焦面部肌肤湿热;金银花两清气血热毒; 连翘、薄荷疏风清热;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并以黄连、黄柏、苦参、菊花、蒲公英、功劳木等药煮水外用,内外配合以达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之效。二诊时,患儿热退,面部脓疱渗出减少、结痂,湿热之症较前渐消,药予茯苓、泽泻健脾渗湿,生地黄、玄参滋阴凉血,清泄余热。钟江教授采用本法治疗暑湿热蕴型黄水疮,临床疗效显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