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治疗五心烦热经验
手足心热属于五心烦热,五心烦热,即手足心热、心胸烦热病症。众所周知,“阴虚火旺”乃五心烦热之常见病因。由此,五心烦热往往与“两颧泛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候相并列。 然而,临床中五心烦热患者面黄不泽或 白少华者亦不在少数;两颧泛红者亦未必舌红少苔,舌淡者也不少见;脉细数者有之,脉浮大者亦有之。为此,难免使人疑惑。谢师治疗该证经验颇丰富。
1.1 脾胃虚寒兼血虚型 代表方证:小建中汤证。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 13 条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劳役伤脾败胃,尤伤脾胃之阳,阳虚生内寒,寒主收引凝滞,故“里急”“腹中痛”。 气血生化无源,心失血养,故“悸”。气不摄血,故“衄”。 口咽失血之濡养,故“咽干口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 虚阳浮于外,故“手足烦热”。 阳不固,阴不守,故“梦失
精”。 脾营不能荣养四肢,故“四肢酸疼”。 治当切中脾胃虚寒、脾虚营弱之病机。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损者温之”。 故处方以小建中汤,温脾胃,滋营血,缓里急。 诸症由此而愈。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第6条曰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笔者以为此条亦适用于小建中汤证。春夏木火炎盛,阳气外散,阳浮于外,外愈热,内愈寒,故“春夏剧”。 秋冬金水相生,虚阳内收,外热减,内寒轻,故“秋冬瘥”。 此条点明了小建中汤证的常见脉象及季节性特征。
1.2 脾虚湿盛兼血虚型 代表方证 :升阳散火汤证。
补土派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提到内伤外感鉴别点之一即“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 并创制升阳散火汤,治疗“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的病证。李东垣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也。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 方药由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人参、炙甘草、柴胡、防风、生甘草组成。 东垣言“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也”,所以其“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属血虚浮火所致。 其血虚虽然也是脾胃不健所致,但病机却与小建中汤有别。 从升阳散火汤方药组成来看,风药居多。从其方名及东垣用药习惯来看,之所以取用风药,盖“风能胜湿”“风能升清”之故也。 故升阳散火汤证当存在脾虚湿困、清阳不升的病机。 方用独活、羌活、防风胜湿升清,以柴胡、升麻、葛根助升清阳。 用人参建中气,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补血。 全方除湿浊,运脾阳,滋营血,浮火由此而退。
1.3 肝胃不和兼血虚型 代表方证:小柴胡汤证。
从《伤寒论》第97 条“血弱气尽”的叙述,可以得知气血两虚是小柴胡汤证的主要病机之一。 气血虚弱中,以肝血虚、胃气弱为其病症的核心病机。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附方三物黄芩汤条曰:“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于此虽然用来治妇人外感,但抑或可用于杂病中“四肢苦烦热”的病证。如《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所载的“血虚柴胡汤”,即在柴胡、黄芩的基础上配伍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甘草补益气血之物,加用理气之品陈皮,以治疗血虚发热。 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可疏土壅,降胃气,达木气。 又有人参、大枣、炙甘草建中气,营气血。 黄芩尚可清虚火,凉血散血,这可以从《伤寒论》第 144 条小柴胡汤被用于“热入血室,其血必结”的证治中反推出来。 笔者以为临证当中,因情
志郁结而致的肝胃不和兼血虚烦热患者,可用小柴胡汤治之。
1.4中焦虚寒气虚气郁,代表方:调中益气汤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元气的产生依赖于脾胃的功能。如《脾胃论》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内经》有“胃气为本”“五脏六腑皆察气于胃”“胃主纳谷,脾主运化”等论述。可见脾胃乃是元气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阴火上逆。正如《兰窒秘藏·内障眼病论》所说:“火与元气势不两立,故《内经》日,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亦即李氏所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如脾胃虚弱,元气衰微,则阴火妄动而产生病变。临床常见面色眺白,食少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虚。其病机:李氏认为是脾胃虚衰,元气不足所引起。而脾胃虚衰又是劳倦内伤,或情志内伤所致。其依据是以《内经》“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脱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这一经旨所阐发。并一步指出脾胃气衰,不能受气取汁,变化为血,所以导致血虚,使气无所依附,引起虚阳亢奋,而出现脾虚发热的阴火证。
脾胃内伤的病机为脾胃之气受伤,中气不足,出现两种变化:一种是清气下陷,不能上升,即水谷精微之气,不能输脾归肺,上行阳道,心肺之气无所禀受,荣卫之气亦就不足,皮肤腠理无阳气以滋养,不能卫护其外,即东垣所谓“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 (见《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另一种是“阴火”上冲,即中气下陷,水谷不化精微,变生湿浊,流于肾间,以致下焦之气不化,郁而生热,成为“阴火”。假如七情不安,心生凝滞,更能使“阴火”炽盛,必然逆而上冲。下焦阴火上冲,中焦脾胃又首当其冲,形成阴火乘其脾胃之变,即东垣所谓“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也” (见《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也就是说,内伤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一方面清气下陷,而另一方面有阴火上冲,形成阴阳清浊升降反常的局面。而四肢、手足心为脾胃所主,脾胃阳气充足,手足四肢温暖,脾胃阳气虚弱,手足四肢寒冷。脾胃内伤,中气不足时,由于阴火上冲,本为阳气充实之处,变为阴火充斥之地,故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是病在于里,热伤元气的见证。当然患者除手足心热外,还有恶寒怕冷、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脉虚弱等中气不足之症。
1.4 肝脾不和兼血虚型 代表方证:当归芍药散证。
血虚有热多见于产后妇女或者血液病的某个阶段,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气短不适、五心烦热、舌质淡、脉细弱。中医认为,“肝藏血”“脾统血”,血虚则无以推动全身的血液运行,久之使气机运行不畅,气郁生热。治疗当以养肝健脾、补益气血为主,可选当归补血丸、十全大补丸 , 配合适量清热的药物。平时用黄芪、白扁豆、大枣、山药等煮粥,常食可补气;传统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是补血的良方,可适量食用。
1.5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兼血虚型代表方证 :温经汤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 9 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 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 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 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此条文中的“暮即发热”“手掌烦热”是血虚所致。 妇人年五十所,历经经孕产乳,数伤于血,“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血不足,虚热乃生,故“手掌烦热”。 方以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 当归、芍药补血养血。 川芎、牡丹皮、桂枝活血祛瘀,通利血脉。麦冬、人参、甘草滋阴润燥,补益气液。 故可治疗“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伴“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的病症。
以上简要阐述了手足心热证的分型论治,揭示了阴血虚而虚热浮是其最为常见的病机。血虚与阴虚虽难以截然区分,但二者无论于病因病机抑或诊断治疗,差异诸多,故分而述之。如血虚者多责之于肝脾胃,而阴虚者多责之于肺胃肝肾。血虚者用药偏于甘温,偏于温补;阴虚者用药偏于凉润,偏于清补。关于其诊断,需指出“两颧泛红”之证候,血虚者、阴虚者皆可见矣。如逍遥散证亦可见“颊赤”,当归补血汤证亦可见“面红”,但血虚者更多见的是面黄不泽或面白无华。再者,血虚或阴虚者,其脉象均可表现为脉细,亦可以表现为脉虚大。 如当归补血汤证之“脉洪大而虚”,加减复脉汤证之“脉虚大”。 正所谓“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总之,阴虚、血虚有别,兼夹证亦往往不同。临证当四诊合参,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方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