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读书笔记
时间: 2023 年 7 月 20 日
书名:《黄帝内经》
章节: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原文摘录: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为谓恶。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
心得体会:
在这个喧嚣纷扰的世界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身体与自然界最原始的联系。阅读这段古典医学的摘录,就像是在浓雾中找到了一盏明灯,指引我深入探索人体与五行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这不仅是一段关于身体健康的描述,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它引导我反思如何通过自然之道寻求生命的平衡与和谐。
“五味所入”揭示了味觉与五脏的关系,每一种味道不仅仅满足口腹之欲,更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内脏功能。如此看来,饮食的选择不仅是生活的习惯,更是对身体深层次的调养和治疗。这种观点让我思考,我们的饮食文化并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它还深深植根于对身体健康的维护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一顿简单的家常菜还是精致的宴席,背后都隐藏着对五脏调和的考量。
继续深入这段文字,五脏所恶的描述触动了我对环境与身体健康关系的思考。心恶热、肺恶寒等描述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抗拒,更是一种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本能反应。这让我认识到,古人对于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理解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在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忽视了这种自然的智慧,忙碌于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中,却忽略了身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五气所病”与“五精所并”的阐释,进一步深化了我对情绪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理解。情绪的波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心理状态,也直接作用于身体的各个系统。喜、悲、忧、畏、恐这些情绪,都与五脏的健康状态密不可分。这段描述教会了我,维护情绪的平衡,不仅是为了心理的健康,更是为了身体的健康。
这段古文不只是医学上的教条,更像是一部生活指南,教会我们如何通过调和五味、平衡五气、照顾五脏来达到身心的和谐。这样的智慧,虽然来源于远古,却依然对现代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我们不仅能够改善身体健康,还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平静。
这段摘录是对生命之道的深刻揭示,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对生命的奥秘有更深的理解和敬畏。它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调养身体,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通过调和内在与外界的关系,寻找到真正的健康与平和。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智慧的传承,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智者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理解。
最终,这段古典医学的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启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回归自然,倾听身体的声音,可能是我们寻找健康与平衡最有效的途径。这段古文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重塑了我的生活哲学,让我学会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一个内心的静地,与自然和谐共处,与生命和平相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