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资源共享平台 - 李伟伟工作室

您的位置: 李伟伟工作室 工作室资源共享平台详细

黄帝内经素问——卷一第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发布时间:2024-09-13 11:37:09 来源:系统

读书笔记

时间:   2023    12    26

书名:黄帝内经素问    

章节:卷一第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原文摘录: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心得体会:

“恬淡虚无”为我们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以“静”转化为“敬”,敬畏体现人性的品格,于人类学史上积淀为自然的、洁净的、崇高的心理体验。又以谦卑的人生态度把一切看淡以求“势”,从而获得排除一切杂念,顺应、消融于大自然中的生存力量。先秦儒家荀况的哲学认为,凡是善的德行都是人努力的产物,“恬淡虚无”由心理的觉知转化为文化学的价值观,正是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依其说“人与天地参”,人的职责当是利用天地赋予的物质来创造自己的文化。人们必须生活在社会中,为群居而无争,自然以诚敬处之,淡然有礼,尊礼而行就是道德。可见,恬淡虚无的良好心理状态,无疑能保护元真,抵御病邪侵害,更为重要的是维护中和、庸常的幸福生活。

“恬淡虚无”具有心灵哲学的品性。由植根于民族历史文化土壤的“觉知”,以启迪、汇聚、整合经验并转化跃升为基础理论内容,也就是先秦儒道“仁德”“无、朴”国学的精神,从心灵意识层面形成的对健康的理念,恰恰是经验-理论、理论-经验,是逐渐向高层次、整一性、多时空新一轮的心智循环。看似来来去去的重复,其实在来中之来、去中之去之中不断丰富与发展,给理论本身指向了诊疗实践,也带来了人们生活阅历的体认,这种心智的循环为理论的完善、提高、成熟提供了素材。这种心智循环不是平滑的旋转,正是心灵哲学对关于“进展”意义上的认识,是心灵永远增生的看法,心灵循环也是现实的看法,推而广之又是历史文化语境中人性整合的标志。通过对“恬淡虚无”的诠释,其延伸到意象思维的创生性,尤其是虚无观的非实体性原象,以象筑境,境以蓄意,意以扬神。将可感知的具象与无形之观的原象整合,诉诸物我两忘,回归到本真本然之我,进入思想和精神完全自由的境域,拓宽精神与“思”的路径,将原象之观、无形之观的“无”,有生于无的“无”,成为真正创造性地“生生不已”之源。精神与“思”的这种原动力,朝着求知、求理、开悟的取象迈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黄帝内经素问——卷一第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返回手机版
医院导航 就医须知 预约挂号 查询缴费 健康体检 官方微信
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 医院微信订阅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纪检举报 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