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资源共享平台 - 李伟伟工作室

您的位置: 李伟伟工作室 工作室资源共享平台详细

《伤寒论》阳明病中和法应用心得

发布时间:2024-09-13 11:52:52 来源:系统

《伤寒论》调和肠胃、调和寒热法是阳明病中和法,乃缓泻法。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第254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从上述条文看,承气汤虽为泻下剂但能调和胃气,为泻热和胃之剂,在泻下中起到缓泻缓和的作用。调和寒热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此方为脾胃不和,寒热错杂之第一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原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剂,损伤中阳,外邪乘机而入,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临床多用于小儿长期进食不节、积滞不消、损伤脾胃、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清浊混淆而致胃肠不和、肚腹胀痛、呕吐泄泻、不思饮食之疾。并根据临床不同表现,灵活加减或选用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等。

阳明病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伤寒论》阳明病中和法应用心得
返回手机版
医院导航 就医须知 预约挂号 查询缴费 健康体检 官方微信
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 医院微信订阅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纪检举报 安全生产